2024年8月16日,经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严格审查和国家档案局批准,国家标准《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实施规范》(DA/T 99—2024)正式对外发布,并将于2025年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。
该规范基于档案数字资源备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,充分融合电子档案管理、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国家标准要求,系统制定了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的操作细则和技术规范。标准明确适用于各级综合档案馆的档案数据备份管理,其他档案保管机构亦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。
此次规范发布旨在通过标准化管理,进一步提升档案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能力,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,为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提供科学遵循。
编制背景
档案数字资源备份是维护国家档案安全的核心任务。新修订的《档案法》明确要求“档案馆可对重要电子档案实施异地备份保管”,而《“十四五”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》进一步提出“实现馆藏档案数字资源100%完整备份、重要电子档案异地异质备份”的目标,并强调加强备份全过程安全监控。
在此背景下,《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实施规范》(DA/T 99—2024)于2024年8月16日由国家档案局正式批准发布,2025年2月1日起施行。该标准由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、国家档案局科技所、光典信息等单位联合起草,历时多轮调研与修订:
1.深度调研:走访省级档案馆、技术服务商及备份载体厂商,提炼实践需求;
2.科学论证:两轮公开征求意见,融合行业前沿技术与管理经验;
3.精准施策:明确备份策略、技术路径、安全监控等全流程要求。
《规范》的落地标志着我国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迈入标准化、规范化新阶段,为全国档案机构提供可操作指南,有效防范数据丢失风险,确保档案资源长期安全可用,为国家记忆筑牢“数字防火墙”。
编制思路
一、标准定位:填补行业空白,打造实操指南
该规范聚焦档案数字资源备份的“落地执行”环节,为各级档案馆提供可直接遵循的业务操作手册。其核心价值在于:
破解实践难题:针对备份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策略模糊、流程缺失等问题,通过明确技术路径与管理要求,推动备份工作从“经验驱动”转向“标准驱动”;
强化安全根基:通过规范备份全生命周期管理,确保档案数据在存储、传输、恢复等环节的可靠性,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筑牢安全底座;
完善标准生态:作为电子档案管理标准体系的关键补充,该规范与现行技术标准形成协同效应,推动档案资源管理向科学化、体系化跃升。
二、标准逻辑:顶层设计与实操闭环双轮驱动规范采用“总分结合”架构,构建“战略-战术”一体化框架:顶层设计层(第1-5章):明确备份工作的核心目标(完整性、可恢复性、安全性)与实施原则(分级保护、技术适配、全程可控);建立组织管理体系,涵盖责任分工、制度建设、基础设施配置等要素。
实操执行层(第6-8章及附录):细化三大备份模式操作指南:在线备份(实时增量存储)、离线备份(定期介质归档)、异地备份(地理分散存储);提供全流程操作清单:从备份对象筛选、载体选型(如云存储/蓝光光盘)、备份周期设定,到数据校验、销毁处置等均给出量化指标;设计“规划-实施-监控-恢复”闭环管理流程,确保备份工作动态优化。
三、标准亮点:构建多维防护体系,赋能长效安全规范突破单一技术视角,从系统工程角度创新设计:全链条覆盖:整合制度、人员、技术、载体四大要素,形成“管理+技术”双轨保障机制;
分层防御策略:技术维度。要求采用冗余存储、加密传输、定期校验等技术手段;地理维度。强制重要档案“本地+异地”双备份,降低区域性灾难风险;时间维度。通过全量备份与增量备份结合,平衡存储成本与恢复效率。动态安全监控。引入备份数据健康度评估机制,规定每季度完整性检测、每年灾备演练,确保备份资源“存得稳、调得出”
主要内容解读
核心目标:确保备份数据的“三性”——完整性(数据无缺失)、一致性(源与备份版本匹配)、可恢复性(灾备场景下可快速还原)。
实施原则:安全优先。贯穿数据、载体、系统、流程的全链条安全防护;
系统统筹:管理维度。建立分层备份体系,科学规划周期,强化动态执行;技术维度。平衡成本与效能,选用通用性高、非垄断的技术方案;
质量保障:定期校验备份数据与源数据的一致性;实施周期性恢复测试,确保备份资源“存得稳、调得出”。
组织与管理:全流程规范化落地
1. 责任体系:
设立专职管理团队,明确规划、实施、监督等岗位职责;配备复合型人才(管理+技术+操作能力),提供专业化支撑。
2. 策略设计:
总体规划:制定优先级策略,统筹数据与载体管理、技术环境维护;
制度保障:建立责任制度(权责清晰)、工作制度(流程标准化)、安全制度(风险防控)。
3. 操作规范:
备份对象:全覆盖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数字资源;
备份形式:强制要求至少两套完整备份(含1套离线备份);重要档案须实施异地备份,探索异质备份技术;
周期管理:根据数据变化频率动态调整备份频次(如每日增量+月度全量);离线备份周期需结合介质寿命与存储成本综合评估。
标准价值:通过“制度-技术-操作”三维联动,《规范》为档案机构提供了从顶层设计到实操落地的完整解决方案,标志着我国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进入精细化、科学化新阶段。
Comments